登山术语
保护:
安全措施之一,是登山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主要分自我保护和互相保护。前者指依靠自己的保护措施做好本人的保护工作,如在身后的可依托保护物(如突起的岩石)上固定好保护自己的绳索等。后者指在攀登陡险的岩壁或冰裂地区等带有一定危险性的地区时,队员与队员间相互进行的各种保护措施。
冲**:
指攀登高山过程中,在适应性训练、运输和建营等一系列登**前准备工作就绪后,向**峰的冲击。成败主要基于两个因素: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以及天气的好坏。
单攻:
以单一座山为冲**目标,登**后沿原路下撤。
登山营地:
为登山运动员的适应休息和运输物资等需要而设置的营地。攀登海拔5500米以上高峰时,一般设“基地营”和“中间营地”两 种。在升高过程中,能逐步适应环境对人体各部器官的基本要求和运输物资供应需要。
低压舱:
测试和锻炼登山运动员对缺氧耐力的装置。登山运动员通过在低压舱的耽留时间,可测试出其对缺氧的耐力,并由此测出运动员的登高能力。在一般情况下,也可利用低压舱作为锻炼缺氧耐力的手段。
安全带之半身式安全带
安全带分为半身式安全带和全身式安全带两种,其中,半身式安全带:在高空拓展训练器械项目“断桥”、“天梯”、“空中单杠”、“缅甸桥”及攀岩、速降等户外运动中使用。
1、将安全环的一面放在身前;
2、象穿短裤一样,左腿伸进左腿带,右腿伸进右腿带;
3、带扣在左边,穿带在右边的半身式安全带居多,也有两边都带穿带的;
4、半身式安全带基本不带自锁装置,需要穿戴完毕后必须将腰带和腿带打反扣,反扣后剩余腰带和腿带的长度不低于8cm;
5、穿戴安全的标准是:
腰带穿在髋部以上,松紧程度以“用右手中、食指在腹部弯成90°”时感到比较紧不舒畅即可;
腿带不要绷的过紧,以五指插入能够上下自由活动为准。